週邊景點

蘭陽博物館
蘭陽博物館建築概念來自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依據,傳達由土地中成長茁壯的意象,並規劃為保有烏石礁遺址永續的溼地生態公園,結合各項海洋文化設施,連接頭城舊市區的歷史空間、東北角風景區等,形成一旅遊廊道,扮演人文旅遊的窗口,以展現宜蘭歷史、人文及地景的特色。

外澳遊客中心
一座別具特色採非對稱式的設計建築,色彩鮮明令人印象深刻,面向太平洋及龜山島這面採用大量的落地窗,是個點杯咖啡休憩賞景的好地方;四周棕欖樹隨風搖曳、海風徐徐吹拂,充滿了南國悠閒的渡假氣息,每至週末假期總是吸引眾多遊客駐足,附近水域及沙灘更可從事衝浪、飛行傘、戲水等多項休閒活動。

草嶺古道
深秋的草嶺古道正是芒花綻放的季節,蒼涼的步道上芒花悄悄的開出白色花絮,沿途芒草夾道隨風搖曳,宛如銀白的波浪,帶著點蕭瑟的氣息,讓人有緬懷過去之情,好似述說著先人蓽路藍縷、胼手胝足開墾的動人故事。

北關海潮公園
北關海潮公園古稱「蘭陽之鎖」,是著名的蘭陽八景之一,海岸地形以單面山和豆腐岩著稱,此地巨石林立、嶙峋險要蔚為特殊奇觀,穿越岩洞登上高聳的北關崖頂,吸一口海洋傳送的沁涼訊息,感受「蘭城鎖鑰扼山腰,雪浪飛騰響怒潮」之驚嘆吟詠,更能讓人深深體會汐潮湧浪、驚濤拍岸的山海壯麗。

外澳接天宮
接天宮建於東北角風景區外澳武當山,玄闕背山,牌樓面海,巍峨矗立,非常壯觀,奉祀玄天上帝,號稱「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」,香火鼎盛,在此您可以看到以黃金及黃銅合金為材質鑄造,高達3公尺高金閃閃的「玉虛師相」(玄天上帝)神像,甚是莊嚴肅目,此外四周風光明媚,頻聽濤聲鳥語,讓人心曠神怡。
人文巡禮

頭城老街
頭城老街即有「開蘭第一街」之稱、古名「頭圍街」的臺灣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]。該街大致成南北走向,依靠東邊的頭城港與北邊通往烏石港的港道發展起來,曾為繁華的的貨物集散中心,但後來因為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(1924年)的洪水影響了頭城港與陸運取代海運等因素而沒落。今在頭城老街上,有數座古蹟與老廟,此外還有珍貴的老榕樹。

傳統藝術中心
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文化部之三級機構,粹取多元獨特的傳統文化元素,加以研究、創新及加值運用;成為傳統藝術的育成平台,擁有完整的傳統藝術體驗場域,使「國光劇團」、「臺灣豫劇團」及「臺灣國樂團」等三個國家專業劇(樂)團名揚海內外,成為「臺灣之光」。

頭城搶孤
「頭城搶孤」和蘭陽平原的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台開墾蘭陽,頭城即是開蘭的第一據點,在開拓過程中歷經天災、疾疫及戰爭而往生者魂無所歸,為了祈求普渡孤魂、消災解厄,於是在每年俗稱「鬼月」的農曆七月,由附近八大庄的居民,集資舉辦普渡法會來超渡孤魂,並在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,也就是「關鬼門」之夜,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,以表對先民的追念普渡之忱。
Hits: 455